网站首页时政要闻党建动态基层党建干部工作公告公示人才天地老干部工作党史知识组工文萃领导讲话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组工文萃

一枝一叶总关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264                  更新时间:2018年10月19日

编者按

近日,央视《百家讲坛》推出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六位专家学者亲临现场,解读思想、释义经典,生动阐明与广泛传播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从今日起,本报陆续刊出部分党员干部的观后感,敬请关注。

树牢为民的标尺

王青玲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央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经播出,引起了巨大反响。首期聚焦“为民”主题,从顶在头上的为民思想,到付诸行动的利民之事,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了民心的力量、为民的分量。

找准为民“度量衡”。什么是为民?为民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再糙的饭他都咽得下,再穷的人他都看得起”,无论是做梁家河的支书,还是做党的总书记、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同志都没有变,始终胸怀着清晰的为民刻度。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中无民,有的把职位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有的在便民服务上设门槛,为民的“度量衡”在私利面前模糊不清。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衡量行为举措,出发为人民,落脚到人民。

立好为民“主心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长征途中勇往直前的坚韧不拔,到抗战期间赴汤蹈火的豪情壮志;从建设时期报效国家的奉献情怀,到改革年代啃硬骨头的铿锵干劲,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人民至上的执着信念,无不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分量所在。为了人民,方可凝聚民心;聚起民心,就是最大力量。当前,改革进入深水期、发展步入攻坚期,尤其需要党员干部立好为民的“主心骨”,牢记为民宗旨,摒弃“搭车”“注水”谋私利的“官”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严守为民“警戒线”。为民之心,最终要落脚到为民做实事上。当前,在反腐高压、廉政建设的语境里,“官帽”戴上“紧箍咒”,一些党员干部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干起“偷梁换柱”的利益交换,在民心工程上“打小算盘”,踩踏红线、突破底线;还有的怕惹事、嫌麻烦,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之道,在为民服务上“当摆设”、不作为。为民服务不是空洞的口号、美丽的文字,必须付诸行动。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真正把为民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办实事。

涵养深厚的爱民情怀

黄祖平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重点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刻的爱民情怀。爱民为民最显初心。无论是梁家河插队时与群众同吃住,当县委书记时与群众面对面“唠嗑”,还是为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填词点赞,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坚定初心。党员干部要用心学习和培养这种深厚的爱民情怀。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清代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虽为七品县令,郑板桥心里却始终装着百姓疾苦,萧萧竹声都如民间疾苦声声入耳。“心无百姓莫为官”,党员干部要向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这些典范学习,始终把百姓疾苦放心头、系心间,把老百姓过得好不好放在心中。

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插队时,帮群众建了数十个沼气池,解决了群众烧饭、取暖等难题。当县委书记时,常在街头听取群众意见。如今作为总书记,他依旧时刻关心困难群众,提出了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执政理念,都是为了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生活困难。党员干部要有为民服务的担当,要有焦裕禄百折不挠的治沙韧劲、杨善洲荒山变绿林的执着干劲、廖俊波脱贫促发展的魄力,扎扎实实帮助群众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时刻相信依靠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宝贵经验。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有着“鱼水之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仍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凝聚群众的智慧,将群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铸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平”语中的民生情

江贤达

10月8日,《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中央电视台开播。第一期的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引用的一句诗:“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清代诗人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看到民生疾苦写下的一首诗,随即他不顾自己的前途擅自开仓赈灾,只为了老百姓在灾时能吃上一口饭。时刻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吃饱穿暖是郑板桥为官一生的追求。

关注民生问题需要传承。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片厚重的土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民。从古至今,为官者在关注民生问题上留下了很多佳话,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从历史上的包拯、司马光、海瑞、于成龙到孔繁森、杨善洲、沈浩、廖俊波、黄大年等当代先进典型,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在他们心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一代一代地传承着,他们身上的光辉和他们的名字一样,永远被人民铭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引用这句诗来赞扬和勉励党员干部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管时代怎么进步,社会怎么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这是我们党的初心和承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告诫我们:不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我们坚决反对。一句句质朴平实的语言,一次次华章佳句的引用,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的最高领导人对于民生的重视和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和精神,在新时代成为我们每个党员的精神财富和为人民服务路上的责任。

重视民生问题要有情怀。我们党从建立之初,就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几十人弱小的队伍到今天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强大组织,我们的初心从未改变。“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告诫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和年轻人要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增强为民服务的情怀担当,更主动更热情地去解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永远是党员干部内心永远的牵挂。我们应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注和对待人民群众,像解决自己的事情一样去解决民生之事。

解决民生问题要付诸行动。“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两句话告诉党员干部必须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一些事情,时刻把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民生问题无小事。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年轻时在梁家河的那七年开始,为村民修沼气池取火、打淤地坝种粮食,到后来的主政福建时调研走访最偏远的村子,到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亲自去十八洞村扶贫……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始终在一线基层,在人民群众中间,他始终带领党员干部们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党的最高领导人用自身行动为全体党员干部作出表率,为人民服务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解决民生问题的路上有了领路人,新时代我们党一定继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

冉鹏

近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受到观众广泛关注。其中,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刻的爱民情怀,为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提供了典范。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始终回应人民需要、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胸怀爱民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以七年艰苦而勇毅的奋斗实践,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干在一起、患难与共、心心相印,孕育了真挚而深厚的为民情怀,让他体会到,“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感情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以真情打动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

恪守为民之责。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理念,把“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工作方法。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以群众呼声为信号,坚持把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担当、敬业奉献,在实干苦干、奋发有为中画好为民服务的最大同心圆。

勤施为民之举。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考卷”答得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对党员干部而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始终笃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为民增添更多福祉上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交上群众满意的答卷。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备案号:陇ICP备16001680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2202000007
技术支持:陇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