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坚持从长远出发,始终把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放在干部工作的重要位置,以“五大工程”为统领,深入开展“两谈两提两推”干部大调研,不断推进“选贤任能”工程,深入实施“2553”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选育工程,“多措并举”奏响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四部曲”,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多渠道“选苗”,奏响“源头活水曲”。坚持广开进贤之路,积极拓宽优秀年轻干部来源渠道,大力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放眼各领域、各行业、各层级统筹储备干部,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等方式,每年有计划招考、招聘、引进年轻干部,不断蓄足年轻干部“源头活水”。按照“六步选优”发现机制,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扩容行动,每年储备35岁左右干部200名左右,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充满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梯队。切实加大选调生招录力度,敢于打破身份界限,将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就业项目人员纳入体制进行培养储备,分类别建立清单,形成干部储备培养的良性循环,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精准化“育苗”,奏响“素能提升曲”。依托县委党校、中共陇右工委纪念馆等教育资源,每年定期举办科级优秀年轻干部培训主体班次,通过党建课堂、县级领导干部上讲台等平台,有计划地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养,有效解决优秀年轻干部本领恐慌问题;针对优秀年轻干部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拓展培训形式,改进培训手段,整合培训资源,多方邀请省市专家教授以及各领域专业人员以“专题讲授+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专题培训;统筹用好东西部协作平台,组织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分2期开展集中培训;综合运用“调、派、挂”等方式,将熟悉工业、项目、金融、城市建设等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县直重点行业部门和县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重大实践中经受历练,让优秀年轻干部在实践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精细化“管苗”,奏响“严管厚爱曲”。加强动态管理,先后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定期分析、定期谈话和定期考核等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了解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考察和培养,考核注重优秀年轻干部政治立场、工作能力、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方面在群众中的口碑。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年度动态调整补充机制,每年结合“两谈两提两推”干部大调研和全县领导干部考核,集中对优秀年轻干部调整补充储备,不断优化优秀年轻干部的结构梯次。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办法》,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综合运用谈心谈话和提醒函询等监督手段强化干部的日常监督、提醒函询诫勉。认真落实激励关爱干部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休假疗养、津贴补贴等制度,注重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待遇上保障,激励干部“甩开膀子”加油干。
全方位“用苗”,奏响“提能增干曲”。坚持在一线识别干部,把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作为“练兵场”,实施年轻干部“双向挂职”行动,加大跨部门、跨系统的交流力度,每年从“85后”“90后”和“三方面”优秀年轻干部中择优比选3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县直机关、群团组织、县属国有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识别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突出政治标准、乡村振兴、实干实绩、项目建设、基层一线等方面选用干部,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提拔使用、晋升职级。采取上派、下挂、轮岗等形式,让优秀年轻干部在不同岗位接受锻炼,让其开阔视野、积累经验,使之成为基层工作的“多面手”、乡村振兴的“先锋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锋)
备案号:陇ICP备16001680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220200000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