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阳乡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着力激活产业发展引擎、加强人居环境整治、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以“党建红”“产业金”“生态绿”“治理蓝”“服务橙”五色着墨,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斑斓画卷”。
党建赋能绘乡村振兴“红色画卷“。2024年,渭阳乡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实施“中国药都党旗红”引领保障工程,开展“增效创优年”活动,通过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周例会、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在加强党组织核心引领和党员干部凝心铸魂上下功夫。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扎实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提升工程,目前全乡“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已全覆盖,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干部占比达到100%。始终把好党员“入口关”,注重从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重点群体中发展培养党员,今年发展党员7名。
产业发展绘乡村振兴“金色画卷”。渭阳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持续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通过区域推进、连片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农户,中药材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持续增强,2024年建立规模化的中药材标准化项目基地3个,引进藏圣堂、甘之骄等制药公司,在渭阳乡种植板蓝根2200亩、红芪200亩。此外,抓住万寿菊种植有利时机,通过“订单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乡种植万寿菊1350亩,全乡中药材万寿菊示范种植1350亩,有力带动了群众就近务工就业,万寿菊真正成为了助力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花”。按照“南种北养”的发展思路,在三川村建成集饲草一体化加工、肉牛养殖和中药材育苗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基地,逐步形成“农牧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引进成立陇西县犇犇牧业公司养殖肉牛80头、甘肃鲜源堂生态农业公司承租发展中药材育苗,带动全乡饲草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养殖存栏9000余头、户均3头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2.2万亩以上。
生态建设绘乡村振兴“绿色画卷”。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垃圾革命”为抓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全面开展村庄卫生整治行动。各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加强生态环保知识学习,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务公开栏,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列入村规民约,依托“党建+”模式,以“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群众行动”的党建引领模式,引导全乡上下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推进村户环境卫生整治,累计开展宣传活动24场次。道路沿线“杂草尽除”,房前屋后“柴堆齐放”、室内院内“花草常绿”的和美乡村景象正在逐渐实现,乡容村貌实现美丽蝶变。
治理高效绘乡村振兴“蓝色画卷”。紧盯全县主动创稳行动工作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一网两优三联四早五提升”工作法,充分发挥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前沿调处作用,做到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全乡新排摸矛盾纠纷77件,成功化解77件,化解率100%。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全方面防范在森林草原防灭火、道路交通、食品安全、农业机械生产等各个领域的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截至目前排摸安全隐患45起,森林防火10起,消防安全20起,安全生产15起,已全部整改到位。深入开展禁种铲毒“清源行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坚决打击毒品原植物非法种植行为,确保全乡毒品“零种植”“零产量”,开展禁种踏查80余次。
服务升级绘乡村振兴“橙色画卷”。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时补短强弱、查漏补缺,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聚焦“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目标,按照“应纳尽纳”的要求,对新识别三类户及时进行更新调整,严防“体外循环”。健全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处置机制,今年以来开展集中排查2次,新纳入“三类户”5户21人。深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强化重点对象动态分类管理和精准兜底保障,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6.534万元、农村低保金210.2002万元、特困供养金40.225万元、临时救助金15.5719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约16.925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贴资金2.268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722万元。积极推进村级阵地建设,不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三川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逐步提档升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备案号:陇ICP备16001680号-1 |